|最大城市=吉隆坡
|政治中心=布城(太子城)
|经济中心=吉隆坡、新山、乔治城
|创建年份=2052年
|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英语
|官方文字=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英文
|公民称谓=马来亚人、大马人
|政治制度=议会制联邦制共和国
|法律体系=普通法系
|国家元首=元首
|政府首脑=总理
|立法机关=马来亚联邦国会
|司法机关=马来亚联邦最高法院
|主要政党=希望联盟、国民阵线、民主行动党、马来亚社会党、马来亚共产党
|现役军人数=10万人
|人口数=3465万2723人(2219年)
|主要种族=马来人、华人、泰米尔人(达罗毗荼人)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
|基尼系数=0.417
|人类发展指数=0.861
|货币单位=令吉(马币、龙银)(MYR)
|道路通行方向=靠左
|殖民地数=0
}}
马来亚联邦(Malayan Confederacy)是一个位于南洋地区的国家,由马来半岛南部的十三个州组成,北部和泰国接壤,东南侧则和中国海外自治区新加坡通过数条通道相连接。在马六甲战争以后,南洋地区陷入了长期的混乱,这一地区曾经存在的政权被大规模重组,而马来亚联邦正是其中之一。
21世纪初中东地区的连绵战事使当地的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此后缅甸和南亚次大陆地区发生的战斗也导致东亚地区获取印度洋以西的资源极度依赖马六甲海峡这一条生命线,当克拉运河的建设因为当时泰王和政府的无能而受挫时,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商人看到了机会。围绕着马六甲地区,各地的石油资源被大量开发,并在中国等国的投资和需求下产生了庞大的石化工业区和港口群,而这也迅速改变了南洋地区各政权内部本来就脆弱的政治平衡,无法解决地区矛盾的东盟威信在缅甸内战中就大受打击,面对急剧激化的局势,亚齐的骚乱成为了一个失控的起爆点,最终引发了马六甲战争对地区政治进行了洗牌。
恼怒的印尼对于新加坡干涉国内局势的反击,使得马来西亚决心出兵履行五国联防(Five Power Defence Arrangements,FPDA)中共同防卫的条款,然而同属缔约国的英国和澳新却因为“更加紧急的危险”(即新俄罗斯和加拿大的战争)撤出了所属的部队,只留下马来西亚独自和新加坡面对印尼的进攻。英国和澳新撤离后,马来西亚的“东马”部分,即砂劳越和沙巴两邦也宣布了脱离马来西亚,声称根据1963年的马来西亚宪法,沙砂邦是独立平等的主体,而在此前早已建立的海关体系和独立武装则很快发挥了作用,遭受进攻的“西马”联邦政府尽管不承认东马的独立,却也无可奈何。
东马和西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在殖民时代西马是英国的直属殖民地,而东马的砂劳越和沙巴则长期是布鲁克白人王朝的独立国家,尽管最后也被并入了英国的管辖之内,但自治程度极高,和西马的独立历程也完全不同。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西马)和砂劳越、沙巴(东马)组成马来西亚以后,东马却长期在政治和经济上受西马打压,甚至变成和马来亚联合邦下属的州一样的地位,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这种不满在21世纪初迅速升温,并因为东马石油资源的开发使得当地的经济实力大增,随后要求“更正”宪法的呼声日益升高,沙砂将自己的官方称呼从州改为了邦,并控制了边境和海关,要求西马来往的人员也要持有护照和外国人一样安检,地方长官则逐渐将边境巡逻队和海岸警卫队的指挥权收归己有。面对东马步步紧逼的态势,西马的中央政府一开始进行了强烈压制,然而长期执政的“国民阵线”执政联盟却在20世纪20年代的选举中惨败,新上台的执政党为了兑现竞选承诺答应了东马的绝大多数要求,然而泰南地区的分离主义活动却很快吸引了西马民众和政府的绝大部分关注,东马便也借着这个风口完成了实质性独立。马六甲战争爆发后,沙砂邦旋即宣布脱离吉隆坡,而和文莱暗通款曲,组成了所谓“北婆罗洲经济共同体”,并在之后作为主体分联合印度尼西亚在加里曼丹的官员组建了“婆罗洲邦联”(Confederate of Kalimantan)彻底脱离了西马的控制。
爪哇海大地震之后,中国的强势介入使得整个地区的局势更加变幻莫测,中国的舰队为受灾地区运送了大量物资并派遣了国内部队参与救灾,也应新加坡领导人之邀接管了新加坡的秩序重建,并在附近设立了由中国保证的中立区。以东盟合作的名义,中国使用既有的“10+3”机制主持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结束冲突的停火协议,并将各自人员解除武装后送回了各自政府所在地。然而沙砂邦的独立却成了既定事实,马来西亚联邦名存实亡,并在政治和经济上高度依赖于中国。泰国国内的政治危机则使其最终放弃了对泰南地区分离主义势力的镇压,原属泰国的宋卡府(Changwat Songkhla)大部、北大年府(Changwat Pattani)、那拉提瓦府(Changwat Narathiwat)、也拉府(Changwat Yala)、沙敦府(Changwat Satun)在分离主义者的实际控制下经过公投决定并入马来亚,随后根据马来亚联邦于2052年通过的新宪法,北大年府、那拉提瓦府和也拉府正式合并改组成为北大年州(Patani State),宋卡府改称星若拉州(Singgora State),沙敦府则和玻璃市州合并为新的沙敦州(Setul State)。
政治&外交:
马来亚联邦由十三个州组成,另设三个联邦直辖特区(吉隆坡、布城和云顶),根据2052年宪法的规定,马来亚联邦的政治以议会为主导,实行联邦共和制。较为特殊的一点是,马来亚各州的苏丹根据2052年宪法不再拥有实权,但是仍作为礼仪上的元首受到马来人的传统性尊重,并根据统治者会议选举最高元首作为国家元首。然而由于国内其他族裔的反对以及年轻马来人对于民众纳税供养虚君的不满,2122年马来亚联邦通过了宪法第6修正案,不再以统治者会议选举的最高元首作为马来亚国家的元首,而是另设元首一职,由全民选举产生终身制的元首。
马来亚联邦是南洋共同市场的重要成员,官方层面上与中国和周边地区国家关系极为密切。总体而言马来亚联邦国内的马来人和亚齐以及各马来语群和伊斯兰教国家民众联系较多,华人和东亚国家国家有着比较深入的经济文化往来,泰米尔人则和兴都斯坦南部的达罗毗荼族裔渊源颇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上仍然有一定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苏丹最为青睐的是英联邦,并寄希望于倚靠英国势力重新获得政治主导权。马来亚和中国新加坡海外自治区在边境管理上实行同一政策,持中国护照可以自由进出马来亚,持马来亚护照则可以自由进出新加坡特区。
经济&社会:
马来亚的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粮食上主要进口自泰国等周边国家。马来亚国内的大量耕地被用于种植可可,并通过位于新加坡的太空电梯进入内太阳系。除去可可以外马来亚主要种植橡胶、油棕和咖啡等经济作物,较受中国市场的欢迎。在传统工业部门上,马来亚的汽车、电子、石化、钢铁等部门较为突出,在南洋地区有一定竞争力。马来亚的旅游观光业十分发达,其中云顶特区是南洋地区最大的三个综合娱乐城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高原赌场,每年都吸引大量来自东亚地区的游客前来游玩。
马来亚的经济不平等不只存在于不同的社会阶级,也存在于不同的族群之间,华人构成了马来亚的绝大多数中产阶级和多数富豪,以其四成的人口控制了马来亚约85%的市场资本。因此马来亚的社会矛盾也广泛在不同族群之中存在,种族歧视的现象时至今日仍然广泛存在,针对特定群体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
文化&教育:
在马来亚从英国独立以后,马来人曾在英国的安排下获得了极高的文化和政治权利,这段时间的影响时至今日也依然存在,马来语在马来亚北部和中部内陆地区仍然作为第一语言甚至唯一语言使用,并和印度尼西亚、三佛齐和婆罗洲等地的马来语群基本能够共通。华语因为华人强大的经济影响力以及2053年宪法后确认的政治权利事实上成为了马来亚沿海地区使用的主要语言,马来亚华语使用简体字并依照中国普通话标准制定了通用语,在马来亚华语的主要方言是闽南语,也是除中国大陆以外一个使用闽南语的中心。马来亚的泰米尔方言因为加入了大量马来语和华语借词,和兴都斯坦使用的达罗毗荼标准语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基本能够互通,22世纪中期以来当地泰米尔人社群也有统一标准语的尝试。
马来亚的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政府出资的国民学校,同时使用四种官方语言授课;另一种则是由各族群自己组织的特许学校,可以只使用某几种语言(一定包括英语)授课。马来亚教育体系的割裂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成了社会的矛盾,但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水平,其他族裔进入华人开办的特许学校学习的情况也普遍存在。马来亚的高等教育亦采取类似方式,公立大学多以英文授课,独立大学则无此项要求。
军事&殖民:
马来亚武装部队(Malayan Armed Forces,MAF)是马来亚的主要军事力量,规模较小,分为海陆空三军,受中国主导的战略防御同盟(Strategical Defense Coalition)指挥,多使用中制装备,主要负责保障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天梯附近的区域安全。
得益于邻近新加坡天梯,从马来亚进入太空较为方便,内太阳系的马来亚人大多居住在中国的殖民地和太空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