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福克和约
诺福克和约是俄欧双方为了结束战争而在英国诺福克郡举行会议所签订的和约。这一会议签订的和约正式名称是《欧洲邦联与俄罗斯联邦结束战争条约》,因为签订地点在诺福克,所以又称《诺福克和约》(Norfolk Peace Treaty)。

背景
东欧战争后期,俄罗斯在欧洲邦联和北欧联军的反攻下节节败退,尽管在“极光计划”期间俄欧双方阵地曾反复易手,俄军也组织过多次反扑。但是北极熊最终还是不敌欧军攻势,在明斯克,基辅和圣彼得堡接连丢失后,俄罗斯联邦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处境,决定接受英国出面的调停,同意停火,在诺福克郡的霍尔特小镇进行和平会谈。

谈判过程
因为会议召开时,双方都是几近灯枯油尽的地步,无论是俄军还是欧军都难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进攻或反攻的力量,并且国内都已是厌战情绪高涨,因此谈判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纠结,双方经过简单的试探后,就迅速达成了和解,会议时间总共不到五天。仅用这一短短的时间来结束如此规模浩大的战争,可以说是画下了一个十分虎头蛇尾的句号。

部分条文摘要
该条约共十二条。
第一条约定双方撤军,并承诺不再起战端。
第二条要求俄罗斯放弃对加里宁格勒州的领土要求,并将该地主权交给欧洲邦联。
第三条要求俄罗斯不得干涉周边国家的主权及一切外交行为。
第四条至第十二条规定了战争赔偿方案以及其他撤军和安置事宜的细则。

法兰克福最终决议
法兰克福最终决议是欧盟各国为应对北约解体后的内政外交新挑战而签订的条约,因为包含了主权的让渡和对于欧洲邦联这一新国家诞生的确认,所以也被称为《欧洲邦联宪法大纲》。由于这一条约是在位于法兰克福的欧洲银行建筑签订的,因此称为《法兰克福最终决议》(Frankfurter Endfassung)。

背景
在美国陷入内战之后,失去了北约庇护的欧洲各国国内均爆发了程度不一的暴乱和示威活动,民众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欧洲的安全和独立。

为了解决此时欧洲联盟面临的困境,欧盟理事会和委员会决定:在当时局势较为安稳的法兰克福,借用欧洲银行的场地召开紧急特别会议。此次会议中,除西班牙代表不幸在暴乱中丧生且政府未任命新任代表外,其余26个成员国全权公使全部列席。

谈判过程
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讨论,并伴随着葡萄牙、塞浦路斯、爱尔兰、瑞典和芬兰等国代表因种种原因退出,各国最终完成了改组欧盟并使其成为了一个统一政治实体的《法兰克福最终决议》。

主要内容

  1. 改组欧洲联盟为欧洲邦联(Union of European Commonwealths “UEC”)并成立邦联政府。邦联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但统一行使邦联内所有最高权力并负责外交,战争等事宜。(在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强烈要求下,邦联政府也将负责接收加盟邦的所有债务)
  2. 各成员国在签署条约后即成为“加盟邦”。加盟邦将主权让渡给邦联政府,境内体制不变且保留部分行政和立法权力,但不得和邦联政府相关法律相抵触,并且加盟邦政府不得自行脱离邦联。(但因为参会多国代表以退出会议为要挟,并未在正文中规定地方保留权力的具体细则,并且各国的联合国席位实际上得到了保留)
  3. 邦联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所有加盟邦公民均为平等的邦联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权利。
  4. 欧洲邦联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称为“邦联总理”,由所有邦联公民直接选举,而邦联议会议员则通过各加盟邦分选区组织竞选并委任。
  5. 欧洲邦联的政府机关将以布鲁塞尔作为首都,并将沿用欧盟的旗帜和标志。
    注:由于习惯,以及欧洲邦联存续的时间较为短暂,许多人还是习惯将欧洲邦联简称为“欧盟”。

赫尔辛基会议
北极战争后期,北欧五国确定了联合起来抵御新时代“大洪水”的方针,通过被统称为赫尔辛基会议的一系列会议达成的共识,斯堪的纳维亚确定了整合成为统一政府的计划。

会议历程
狭义的“赫尔辛基会议”特指北极战争末期,中欧全面介入战争后五国举行的统筹会议,会议正式公布了建立大斯堪的纳维亚共和国,启动内部整合和“诺德化”的目标,并表示会在“合适的时候”寻求加入欧罗巴合众国的可能性。

广义的“赫尔辛基会议”指北约解体,欧盟改组后,北欧五国为寻找应对方针在多地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包括决定在东欧战争中对俄宣战的“法罗群岛会议”和决定参与北极战争的“奥斯陆会议”等。

主要影响
尽管一开始依然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共同体一部分的冰岛最后并没有加入到整合之中,赫尔辛基会议所确定的“诺德化”整合模式在之后四国的整合中被证明依然是颇有成效的。

以“诺德人”为认同的斯堪的纳维亚在完成区域整合后,成功加入了欧罗巴加盟邦,并得到了“日耳曼派”的认可。并且在此后的岁月中,斯堪的纳维亚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加盟邦也保存了自己的精神认同和政治文化,最终成为了欧罗巴合众国中旗帜鲜明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